新闻资讯

20万张早鸟票售罄8月底之前的预约几乎全满……
编辑:admin 时间:2024-09-08 16:07

  7月中旬的上海,三伏天的第一波热浪来袭。炎炎烈日下,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口,矗立起了一件高2.4米、重达2吨多的法老雕像。而它原本的位置,在一万公里外的埃及卢克索博物馆门口。

  它叫美内普塔,是埃及历史上最长寿、统治时间最长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第13个儿子,也是古埃及第19王朝的第四任法老。虽然这位法老在花甲之年即位,但这尊雕像依然把他刻画成一个青壮年,力图展示法老最为理想的形象。

  一个多月前,它跟随其他787件古埃及珍贵文物一起,从埃及开罗乘专机跨越重洋,抵达上海,它们将开启一场为期13个月的文明与艺术盛宴。这是此次埃及来沪最高的一件石雕,也是上海博物馆历史上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进行展出。

  昨天(7月17日)下午,被称为今年国内最值得期待展览之一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举行了开幕仪式,并于7月19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将持续展至2025年8月17日。

  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它是我国第一个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今年恰逢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和“中埃伙伴年”。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70多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特展,展品体量庞大,将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呈现给中国观众。

  这是一场自带“热搜体质”的重磅展览,自公布以来一直牵引着人们的目光,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也是空前的。展览20万张早鸟票已提前售罄,今年8月底之前的预约也几乎全满。

  开展前夕,橙柿互动记者来到上海博物馆探营,提前一睹古埃及大展珍贵文物,并准备了这份干货满满的观展攻略,请记得收藏。

  说到古埃及,总是与“神秘”和“震撼”相连,这里诞生了最早的文字、城市和国家,建立了古代最发达的来世信仰体系,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明成就。

  金字塔、尼罗河、木乃伊……我们能想到非常多的古埃及关键词,而这次展览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是一段说不尽的故事,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还有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

  在788件文物中,超过1吨的雕像、石碑就有十件,最重的一件重达3吨,最高的一件高2.4米。由于人力没有办法搬运,中大件组的文物都是直接在埃及博物馆的展厅完成拆卸、点交、装运。

  这些文物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其中超过95%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共同为观众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

  “以往在展览中看到的古埃及文物,比较多的是从欧洲博物馆借展,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直接与埃及政府合作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彰显了埃及与中国的彼此信任,更是世界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充分认可。”

  此次展览的首席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颜海英,衣服领口和胸前挂满了十几只麦克风,面对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媒体,她说:“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想给中国热爱古埃及文化的人有系统而全面的介绍,把埃及历史重要方面都做一个重要介绍、重要科普。”

  走进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甚至还没有进入到主展厅里,观众就已经能感受到“古埃及大展”的浓厚氛围,从大门口的“迎宾”狮身人面雕塑、到室内象形文字的墙面、巨幅展览海报,还未开展,这些“外围气氛组”布置就已经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拍照。

  整个展览占据了一楼的三个展厅,展陈空间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包括一部通史展“法老的国度”、两个专题展“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开叙事。

  在现场,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心情激动,从开始策划到最终落地,经历了400多个日夜,中方和埃方超800人的工作团队在幕后付出巨大心血,才让大展在这个盛夏能与观众见面。“这是两个文明古国的后人,对过去灿烂历史的一种全新审视与认知”,褚晓波说,这次大展是我国自主策展的,是展览界的一个里程碑,因为中国学者对古埃及文明的独特理解为长期由欧美主导的埃及学研究注入更多元的视角。“相信每个观众看完之后,都会很有收获。”

  “法老的国度”展厅占到了1500平方米,在这个深蓝色与金交织的空间里,堪称是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通史,展出古埃及的宇宙观、神圣王权、贵族群体、工匠技艺、文人生活、信仰世界、墓葬习俗等,涵盖从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

  展厅入口处用整整一面墙以时间为轴,对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历史进行对比呈现。除了展示古埃及文物,许多中国文物也同步对比展出,两个古老文明之间在这间展厅内,惺惺相惜,彼此共鸣。

  现场有一个环形大展台,里面汇集了极具古埃及特色的众多文物:展开双翼的金色鹰形护身符,趴在金色底板上的蓝色玻璃圣甲虫,有着细长眼线的荷鲁斯之眼,将国王守护于自己胸前的鹰神……其中,就并置陈列着古埃及前王朝时期陶器和中国马家窑文化时期陶器。策展人颜海英教授说,“将它们摆在一起,我们会看到上面的一些几何图案惊人地相似。不同点在于,古埃及的陶器纹样延续几千年成为经典样式,而中国的陶器图样因为地域较为复杂,没有这么长的延续性。”

  “萨卡拉的秘密”是这次展览的其中一个专题展。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就包括了古老墓地萨卡拉的考古成果。“萨卡拉的秘密”展厅里,汇集了233件从萨卡拉遗址最新出土的文物,埃及政府破例将这些尚未完成考古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直接从考古遗址现场,稍做整理后便送到了上海博物馆,呈现了这次考古成果的全球首展。萨卡拉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彩绘人形棺,有一尊脸部是绿色的,象征着传说中死而复活的奥赛里斯。而这次来沪的十具木棺都是策展团队亲自去古墓里一一挑选的。

  另一个专题展是“图坦卡蒙的时代”。其中陈列着图坦卡蒙雕像、埃赫纳吞巨像、纳芙蒂蒂像头部、费昂斯蓝冠等。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9岁继位,19岁就身故了。

  在埃及,几乎所有的金字塔都被盗过,大量的文物遭到流失,但唯有一位法老的坟墓因地理位置十分隐秘,3000多年来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并且因为他坟墓被发现,使得埃及的考古学达到了巅峰,这个人就是图坦卡蒙。展厅中,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雕像与他的父亲埃赫纳吞巨像遥相对应,展厅侧面还有图坦卡蒙的母亲纳芙蒂蒂像的头部,一家三口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相聚了。

  在展厅里,许多不同时期的古埃及国王雕像端坐着,行走其间,仿佛进入古埃及的历史长河。然而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对古埃及历史并不十分熟悉,要怎么快速get到知识点?

  我们特别列举几件不可错过的展品,请展览首席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颜海英来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

  法老,是对埃及国王的尊称,一个集所有重要权力于一身的天之骄子,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法老除了受到万人敬仰膜拜,当然也是得为民干实事的,尼罗河泛滥水太大,得治水;尼罗河水位下降不够用,得救灾;邻国来侵扰,得率军回击;还得建各种神庙来供奉古埃及人信奉的众多神。所以,这法老并不好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干了这么多事情,古埃及时没有电视报纸网络,也没有照相机,怎么让臣民知道你就是法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该怎么办呢?于是历代法老们就开始不断琢磨自己的专属造型:各种王冠、特殊头巾、象征性的假胡子。他们专门命工匠给自己立雕像,并且有的法老还会专门要求,自带“淡淡的忧伤”,立一个忧国忧民,在治国理政上殚精竭虑的人设。

  展厅里,一位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就是这样一张严肃脸,嘴角下撇,一脸愁苦。1901年至1905年期间,埃及卡纳克神庙出土了7尊雕刻风格和身体特征相仿的雕像,其中两尊刻有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王名,展出的这件是其中之一。

  对了,在雕塑上刻自己的名字,一般是肩部位置,是法老们为了增加自己辨识度和知名度惯用的手法。甚至在当他们看到前任法老雕像或神像时,如果觉得形象满意,也会直接“挪用”过来,加刻上自己的名字。展出的一件花岗闪长岩“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的神像”就是这个来历。前文说过,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历史上最长寿、统治时间最长的法老,在位约67年,在当时古埃及人平均寿命仅有40多岁的情况下,他活到了90多岁。他在位期间,除了下令制造许多雕像,另一个就是挪用大量中王国和新王国早起的国王与神雕像,用过许多方式来将自己神化,增强自己与先王和诸神间的联系。

  古埃及的国王并不是只有男性。在新王国第18王朝,就出现过一位传奇女王——哈特谢普苏特,颜海英称她为古埃及的“武则天”。展览中有一件哈特谢普苏特跪像,因为古埃及的王位传承是父子相继,所以在掌权过程中,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从传统女性形象逐渐转变为男性的样子。

  与她对立而坐的,是其侄子图特摩斯三世坐像。哈特谢普苏特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初期摄政,而后以上下埃及之王的身份统治埃及,带来二十余年的和平与繁荣。在姑姑独揽大权中憋屈了近20年的侄子,等这位霸气女法老死后,终于继承了她的王位,开始到处征战,并在他执政后期,系统性地抹除女王的痕迹——哈特谢普苏特的纪念物遭到销毁,她的雕像被推倒并被打碎,她的形象和头衔被刻去。“这种‘除忆’行为,可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警示后世。”颜海英说,这位“侄子”相当于古埃及“拿破仑”。

  有意思的是,展厅里,还有一件雕像也与这位女法老有关,名叫森奈穆特与公主奈芙尔拉像。森奈穆特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最钟爱的大臣,他虽出身平民,却因为过人才干而被提拔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享有80多个头衔,他还为女王设计了专属祭庙,同时也是女王和图特摩斯二世独生女奈芙尔的家庭教师,这位小公主一直被当作是女王人来培养,可惜不幸幼年夭折,雕像中就是老师怀抱着小公主的样子,足见他与王室的亲密关系。一些研究者认为,森奈穆特实际上是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情人。

  这件雕塑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它的形状是方方正正的,这样的方雕在展厅中还有不少。平整的表面一般用来书写雕像主人的自传与祈祷文,古埃及许多读书人都很喜欢这样的方雕。

  法老之外,展厅内许多文物也记录着当时贵族、文人与工匠的生活。这里要划重点讲讲古埃及时女性地位有多高,从古埃及文明起源之初,女性在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之外,也拥有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可以和男性做相同的工作,享受相同的待遇。直到后来古埃及文明被外来文化完全摧毁,女性的平等地位才消失。

  展厅里,有一件卡埃姆赫塞特及妻儿彩绘雕像,男子皮肤红褐,女子皮肤白皙,站在中间的孩子还在吮吸着手指,女子的假发下真实的发际线也被刻画下来。在当时,丈夫舍不得妻子外出劳作晒黑,有一个说法,衡量古埃及男人是不是好丈夫,就是要看能不能给她准备足够的防晒油。

  除了防晒油,古埃及人还发明了化妆品、戴假发,生活非常精致,眼影、香水、眼线膏、睫毛膏,就像电影《埃及艳后》里的魅惑妆容,古埃及人很爱这种最古早的“烟熏妆”。

  但其实,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烟熏妆的盛行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还用来抵御风沙和刺眼的阳光,防菌减少眼疾的发生,所以许多古埃及男人也会熟练涂个眼影,喷上香水,再美美地出门。

  古埃及艺术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雕像、绘画作品和建筑仿佛都遵循着同一条规则。比如,坐着的雕像大多把手放在膝盖上,头部大都正视前方,男人的皮肤比女人的颜色深等等,这些特定的营造范式,也在展览中呈现出来了。

  现场有一组尚未完成的彩绘草图石片,是当时工匠们用来练习的“草稿”,纸张太贵,所以他们通常都是在石头上刻画,跟我们今天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不同,古埃及的学徒原稿是用红笔画的,师傅则用黑笔在上面进行修改,手怎么刻,不同动物怎么刻,都有一套严格的营造范式,一些家族手艺传承至今。

  最具古埃及文明代表性的展品,还有一组佩德阿蒙的彩绘人形棺。分为外棺、内棺和木乃伊盖板,采用这种层层嵌套式的棺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亡者的木乃伊,另一方面是利用棺木上的图像和咒语构成形象化的死后世界,使亡者的灵魂获得永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套娃”棺木?新王国晚期,猖獗的盗墓活动改变了墓葬习俗,墓室装饰日益简化,棺木本身成为了来世信仰的载体,出现了大量以《亡灵书》咒语和神灵形象装饰的套棺。

  古埃及神话和宗教中涉及许多神奇动物,‌这些动物不仅在神话传说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反映了古埃及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想象。

  在展厅中,随便走走逛逛就可以集齐十几种神奇动物的形象。比如,一只来自公元前664-前332年的青铜獴,挺直细长的身子,举起双手,憨态可掬;旁边还有一只同一时期的鹰头鳄鱼像,拥有老鹰头部却长出鳄鱼的身体;还有一个狒狒形图特像,图特是古埃及掌管月亮、医学和智慧的神,被认为是众神的“书吏”,图特神的动物形象一种是朱鹭,另一种就是狒狒,换句话说,这只狒狒是古埃及掌管智慧的神。

  在古埃及遥远的岁月里,猫神巴斯泰特被视为守护与灵性的象征,埃及人对猫神的崇拜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与现今人们对“喵星人”的喜爱不谋而合。

  此次展览中有许多和猫相关的展品,在“萨卡拉的秘密”专题展厅里,专门打造成了猫神庙的样式。当年在萨卡拉遗址中,发现了一座修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猫神庙遗址,这次,被麻布包裹的猫木乃伊、猫坐像、猫头雕像,就从遗址,直接来到了上博。

  策展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研究员薛江说,都是猫木乃伊,古代那个时候也有作假的,他们会用石头块填充到里面把它包扎起来,这些东西也有发现,但我们严格按照做过X光的完整的动物尸体。

  在展览期间,上海博物馆还将定期举办“博物馆奇‘喵’夜”活动,首场活动定于7月27日晚举行(每周六晚举办,共10场),观众可以携带宠物猫一同参观展览,这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尚属首创。

  古埃及人还十分重视一种虫子,圣甲虫。这种图案的文物频繁出现在展厅中。圣甲虫是古埃及文化中坚韧、无畏、勇敢和勤劳的象征。

  据说,自古以来,圣甲虫就在尼罗河滋养的大地上滚动着粪球,那时人们把圆球状物体看作是太阳的象征,认为这种甲虫可能是接受了太阳神凯布利的旨意,称之为“神圣的甲虫”。而在大地上,滚动粪球的蜣螂将粪球埋入地下,其后代成熟后再从地表钻出,也为古埃及人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成为不朽灵魂的象征。古埃及人把饰品做成圣甲虫的形状,并佩戴在死者的胸前,以便他们如这些甲虫般顺利往生。

  阿努比斯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很耳熟,它的经典形象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和游戏中,自带神秘力量。阿努比斯的形象为胡狼头人身,经常被认为是狗头人身。

  展览中就有一件阿努比斯的青铜坐像,身姿精干矫健、头颅高昂。阿努比斯是埃及的木乃伊和来世之神,也是迷失灵魂和无助者的守护神,也是埃及神话中最古老的神之一。

  狮子在古埃及一直象征着国王的权力和威严,所以你可以在展厅里看到许多狮子形象。很多狮身人面像,就是象征着狮子的威力和人的智慧,被赋予了神性。

  在古埃及,不只是猫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连“大猫”狮子也享受过这种往生后的“至高待遇”。考古学家就曾在埃及开罗发现过完整的狮子木乃伊。他们认为,可能是因为古埃及人实在太爱它们了。

  动物木乃伊是怎么做的?有研究人员认为,制作动物木乃伊的步骤与人类木乃伊相似,动物木乃伊中含有多种防腐原料,包括油脂、沥青、蜂蜡、树脂以及一些其他名贵稀少的材料。首先将动物体内的器官、脑髓取出来,等待尸体完全晾干之后,再涂上各种防腐原料,最后用亚麻布包裹起来。

  这几天,已经首发了近600款文创产品,选择很多,有观众在文创商店感慨,“这里的好买程度堪比迪士尼。”

  包含“萌神守护”“众神信仰”“神圣符号”“象形密码”和“埃及风光”五大系列,包括T恤、帆布袋、笔记本、文件袋、拼图、饰品、手机挂件、各类冰箱贴、文创棒冰等多个品类,还有看起来非常有爆款相的“金字塔考古盲盒”,以及定制类产品,比如,可以将名字转为埃及象形文字后,现场制作成银吊坠带回家。

  配合此次展览,上博还推出了特有的舌尖文创午餐以及文化下午茶,以阿拉伯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烩饭、皮塔饼、阿拉伯红茶、金字塔蛋糕等特色美食。

  在二楼原中国古代陶瓷馆及原暂得楼展厅,上海博物馆携手国内知名沉浸式探索体验品牌“博新全宇宙”,打造了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全宇宙展厅——“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

  观众可以通过顶尖的虚拟现实技术,体验45分钟的“时空旅行”。橙柿互动记者也在现场体验了下,效果非常震撼,观众戴上VR眼镜后,可以边走边参观古迹,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自然的身体动作让体验变得更为真实。除了可以近距离了解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和历史脉络,探索从未向公众开放的神秘区域,还可以体验攀登金字塔顶部俯瞰吉萨高原全景的刺激感、穿越到4500年前的第四王朝时期在尼罗河上乘坐太阳船航行,领略无限神秘美景。

  在“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期间,上博联合名信游船旗下豪华游船,特别打造“从尼罗河到黄浦江”的“上博号”古埃及主题航班,从码头到登船,从剧场到甲板,创意融入的古埃及元素和沉浸式演艺,通过色彩视觉、空间布局、艺术装置、互动体验等,营造出古老而神秘的古埃及氛围,与上海博物馆水岸联动,共同演绎古老文明的跨时空对话。

  这次展览全价票为148元/人,优惠票74元/人。门票通过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小程序、现场售票处和携程旅行网进行销售,购票成功的观众可获取特展通行二维码,附赠当日常设展门票,参观当日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可参观常设展和特展。

  另外,展览将于今年暑假期间(7月19日-8月31日)每周二至周五增设夜场(17:00-21:00)。夜场参观名额为每天4000人,约完即止。

  橙柿互动记者查询发现,目前至8月31日已全部约满,8月1日中午12点将开放整个9月的日场购票通道。

  另外,整个展览将延续至2025年8月17日,为期13个月,请观众合理安排看展时间,错峰出行。


分享到:
高端外围伴游平台
广告出租技术VX:abc0625999